剧情介绍
重拾1979年中断的拍摄,2010 TIDF焦点导演塔西米克的返乡包裹中藏有他35年来追寻的菲律宾历史,这是官方文献,也是众人熟悉的KTV民谣。从航海家麦哲伦的环游世界,到仆人安立奎版的奇想与家庭录像,他将家乡回忆发酵成当下经历,自由混杂各种电影语言,用时间实现这趟不断更新的记忆与认同之旅。
Kidlat Tahimik along with his bamboo camera presents an aural and video tapestry of his alternative post-colonialist version of Ferdinand Magellan's expedition that led to the first recorded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Earth.
后半部分》》前半部分
4.7,全程蹦跳着看完,可能是下半年最爱了(希望不是
奔着全网没资源的情况下去VCD看的片子,看的版本有三个小时之长。据导演说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许到作者心跳停止那刻,摄影之笔才有可能停止关于生命体验的编织书写。这部影像用麦哲伦环游世界一周的典故构建自身的主体,涉及“寻找”/“回家”的原叙事概念:一方面麦哲伦的奴隶、环游世界的第一批人,菲律宾第一批“外籍劳工”对“马六甲的恩里克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另一方面,视角拉回现代,一个白种西方人试图到菲律宾寻找一个梦中出现的男人,这个梦中出现的现代人和恩里克是一个演员。用时间意义上的过去与今天做前世今生的照应在影片里比比皆是。作为散文书写,叩访了菲缘起,在一定意义上推翻(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当然,对于一个殖民国家,宗主国与被殖民者之间有着复杂的指涉,绝不仅仅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能够概括得了的。
Tahimik太有意思了...被殖民的历史和原住民的遗产欢快地交织起来,最后真的很想一边敲竹乐器一边跟唱KTV...
非常棒的影像,用现代视角戏谑重构历史,像一幅拼接的凌乱的马赛克将菲律宾的风俗文化艺术歌谣拼装在一起,导演那么可爱,太有意思了!
被麦哲伦和其奴隶的故事所吸引 还有最后的歌曲 诙谐却蛮有旋律 有趣
奇怪,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看截图应该是Balikbayan #1 Memories of Overdevelopment Redux VI,相当有趣就是了
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上看的
苦逼校对了一个多月的字幕。。校对出感情来了。。
看的是underdevelopment HKIFF 2017/04/23 九龍灣
整部電影像是一台隨時要拋錨的拼裝車,邊跑邊掉零件,但還是直直地奔向終點。導演就是用這種破爛精神在對抗第一世界的歷史書寫,很棒,老頑童不死。
从头到尾都觉得很糊涂,但是不妨碍觉得导演君实在太好笑。听不太懂菲律宾英语加上对历史的无知,也就只看个热闹╮(╯▽╰)╭
看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感覺這導演可能喜歡赫爾佐格,沒想到後面直接引用了一段《卡斯帕·豪瑟之謎》還有一段赫爾佐格的紀錄影像,回來查了一下發現這導演自己當年還出演過《卡斯帕·豪瑟之謎》,驚了,感覺自己儼然一個高端影迷了
紀錄片劇情片家庭日記式電影混合體,將多種媒介的影像剪裁起來有著奇特的效果,電影分成三段式,都是在重組電影內故事的意義,追逐菲律賓的起源,殖民時代與現代的互相指涉,一方面反思自身文化,建構起菲律賓裡多樣的文化,充滿思鄉之情。放映後導演在銀幕前有一場表演,真人要比電影更有趣和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