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了一对处在敌对关系之中的父子的故事。父子二人都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工作,他们都是犹太法典的专家,而且都是颇有个性和怪癖的怪人。由于在对待荣誉和学术问题上,父子二人分歧过大,所以这两个学者之间产生了早已超越父子关系的抵牾。儿子是一个喜欢追名逐利的当代学者,而他的父亲却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守旧的古典派的学者。在父亲威严的外表下,他其实也是一个渴望得到认知和认同的人。父子俩的矛盾一直没有公开化和扩大化。但是,当以色列国家奖要颁发的时候——这是以色列国内奖励学者的最高奖项——父子俩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出来,这是一出令人苦恼而且没有结果的对抗。
The story of a great rivalry between a father and son, both eccentric professors in the Talmud department of Hebrew University in Jerusalem. The son has an addictive dependency on the embrace and accolad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provides, while his father is a stubborn purist with a fear and profound revulsion for what the establishment stands for, yet beneath his contempt lies a desperate thirst for some kind of recognition. The Israel Prize, Israel's most prestigious national award, is the jewel that brings these two to a final, bitter confrontation.
唠唠叨叨 不感兴趣
拍得实在好。冷幽默和黑色幽默搭配其中,虽然父子之间的学术方向不同,但最后儿子牺牲了自己的荣誉也去维护父亲的尊严。但堡垒的那一关,父亲应该猜出了什么。但最后以开放式的结尾留出空白,领了是人性,不领也是人性。配乐nice,把种种误会造成的阴差阳错变得诙谐,轻快之下是浓浓压力砥砺前行。
好意倒是变成了剑刃
这片子和同年戛纳的南尼·莫莱蒂的教皇诞生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应:一个是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誉,却主动放弃;另一个是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却被动接受。两者都有点存在主义的意思,涉及选择和究竟能否选择。对于老学究的刻画,准确、讽刺却又让人心生怜悯。
父子关系拍出剑拔弩张波谲云诡的架势,点明了父亲屈辱的一生,在知道真相后还舍不得虚誉欺人更可悲。
家中母亲那个角色塑造的绝了,是不是没一句台词?但存在感、对于主要角色的连接作用,好绝。面粉筛太好笑了,能看出来努力夸父亲的儿子、憋评审意见的儿子内心深处是不理解父亲研究的价值;父亲也不理解儿子。
公正的来说,他的宿命应该和他每天走的那条路上的一个纪念标牌一样。
影片讲述了世上最特别的一个国家里的一对从事最特别职业的人之间的最普世的情感,父子情。父子俩谁的治学态度是正道?谁应该获得奖项殊荣?谁更爱对方?说到底,谁值得共情?片子的态度看似居中,实则戏谑,父亲刻板古怪,儿子哗众取宠,儿子上来就暗带嘲讽的调侃儿时父亲对自己职业的傲娇,父亲则在女记者面前称儿子的研究是空中楼阁,影片的最后时刻,父子终究心意相通了,二人如何抉择?故事戛然而止,因为有了相通的一刻,就够了。
但学者或许首先应该当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食人间烟火未必意味着你是不嫉妒不贪念的人。剧本从一对父子和一个搞错了的至高奖项入手,很好的故事,很时髦的后期剪辑
影片中的戏剧化冲突和人物有所矛盾,最后却以开放式为结局,让人很满意,但导演拍摄手法和角度都掌握的很好,包括镜头语言真的好
第一次看以色列电影,了解塔木德经研究、以色列学术圈、安检制度和军事化、国家仪式。很好地挖掘了学者对荣誉的渴望这一不大能摆上台面的情感,父子之间的沉默和敌意也特别好。陶片的比喻正好对应历史语境主义和以史为鉴。最后用语言学家的警觉完成解谜太妙了。父亲的学术能力到底如何、是否值得这一奖项,只展现了儿子一方的夸赞说法,很巧妙地藏在烟雾里。很跳的剪辑和喜剧色彩是没意料到的。
7分,虚名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中东语境下的亲子矛盾,也挺普适的。产生的灵魂拷问是:你能不能以评判一个人的角度去评判你的父亲?
脚注这个标题是指父亲(代表老学究)曾经被一位塔木德著名学者引用过,在别人眼中这或许是他“最大的价值”,多年陪跑的他与在学术圈顺风顺水的儿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也即将因为奖项颁错而点燃。开篇插画式的人物简介极其快速地交代了父子间的性格差异以及隔阂,结尾处悬疑色彩的配乐与流畅剪辑也让故事跳出了一般喜剧的桎梏。父亲(柔软的犹太人)是疏离、被男性社会排斥的形象,他与儿子(充满男子气/出生在建国后社会)多半是对抗抵触的,后半部分就几乎没有二人当面对话的场景,但却比任何人都懂个中的微妙心思,才有了结尾戏剧性一幕。和宗教学术完全不沾边的柔弱孙子的角色似乎也隐射了新时代犹太男性气质的重构,戴上渔夫帽的他与戴kippa的父亲形成对照,同时与爷爷形成一种隔代联结;儿子对奖项的退让也或许是异性恋正统下的权宜让渡。
导演很好。其实是个喜剧…以色列就是这样,一个学术颁奖典礼也冲锋枪守门,随时都可能出现恐怖分子的地方,无法美好,想起以色列大使馆还在国贸西楼的时候,老员工让我去西楼别下错电梯,说大使馆门口架着自动机枪的!这也像我上次去伊宁,旅游景点门口都荷枪实弹。回到搞学术的主题,看完以后我更加觉得在校时没有选择学术人生是一个比较适合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