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六十年代,美苏太空竞赛激战,印度尼西亚偏远沙丘的一夜,农夫意外目击世纪大骗局,撞见假造登陆月球视频的拍摄现场。农夫被捕后,保住小命却被割去舌头,从此再不能言语。背负着秘密,他开始以太空漫步的缓慢动作行走度日,穿着自制宇宙服,在森林盖起山寨太空船,行为怪诞荒唐。村民认为他疯了,然而这是不识字却被迫噤声的他,向世人揭露真相的唯一方法。
人类登月五十周年之际,《诗人的漫长返乡》导演约瑟安基纽安以大胆想像力,将坊间流传的阴谋论,连接到至今真相成谜的印度尼西亚1965年政变,并对真实与造假、神话建构进行精彩探索。变异的身体,恍惚入幻的风格,如将蔡明亮「慢走长征」的行走系列予以科幻转化,融入对印度尼西亚政治经济的批判性思考,慢得有力,糙得政治。
「我要找到创造一种廉价科幻片的可能,某种靠近我的真实与神秘。」——约瑟安基纽安 Siman discovers a foreign crew shooting a moon landing. He gets caught and his tongue is cut off. He goes through life in slow motion, imitating an astronaut in outer space, labeled as crazy.
人类登月五十周年之际,《诗人的漫长返乡》导演约瑟安基纽安以大胆想像力,将坊间流传的阴谋论,连接到至今真相成谜的印度尼西亚1965年政变,并对真实与造假、神话建构进行精彩探索。变异的身体,恍惚入幻的风格,如将蔡明亮「慢走长征」的行走系列予以科幻转化,融入对印度尼西亚政治经济的批判性思考,慢得有力,糙得政治。
「我要找到创造一种廉价科幻片的可能,某种靠近我的真实与神秘。」——约瑟安基纽安 Siman discovers a foreign crew shooting a moon landing. He gets caught and his tongue is cut off. He goes through life in slow motion, imitating an astronaut in outer space, labeled as crazy.
符合欧洲影节口味的电影 探索太空的人类野心、殖民和政变的阴影、影像传奇之梦被加载于一个无声的人物之上,多层意义的嵌套看似深刻,但架空了这个微不足道的渺小农民,其本身被符号过剩,最后性和暴力的觉醒,更有些太过了。加上电影多元介质和画幅的变化昭然是导演在创作上的野心,不过很多元素在经典艺术电影中已不罕见,晃神间仿佛看到了塔可夫斯基,阿彼察邦和蔡明亮。
「我要找到创造一种廉价科幻片的可能,某种靠近我的真实与神秘。」——约瑟安基纽安 / 科学对于农民来说可能真的是某种无数 / 在野装置艺术家 / 节奏太乱
真是部神奇的片子,能让你一边睡一边哭,还不时感到后怕🐶 冲着设定来的,没想到在片中根本不值一提,从黑白镜头开始光是视觉语言就无比丰富,非常有趣,机械的太空舞步和冻结时间太酷了,政治宣传和媒体权力的隐喻和时代背景结合得很好,被当作猎奇表演和游览景点真是太讽刺了,就是最后主角兽性大发那一段不太理解
[3.5/5.0] no.
SGIFF30,第七场,6-7分。这次选的唯一一部小众电影,应该也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印尼电影,还是实验色彩如此浓重的作者电影。导演在这样一个寓言中讨论了许多问题:个体对国家机器的失语抗争,真相的挣扎是如何沦为无力的笑谈和娱乐,人际关系中的错乱、迫害和利用。男主复杂的表演和缓慢的步伐穿起所有真真假假。从故事架构的新颖和传递信息的复杂性来说,这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优秀的地方,如果这是小说的话一定是我最喜欢的那种;但是我很讨厌男导演们总试图用性来推进矛盾,看得我犯恶心。整体来讲还是很闷的,一度昏昏欲睡,如果对印尼历史和政局不了解的话会很容易感到它对观众的不友好。另外,映后见面会很有趣。
打扰了
其實本身對登月陰謀論沒有多大興趣。緩慢的動作緩慢的調度似乎很適合用來補眠。中間一大段時間幾乎睡了。但醒後不妨礙繼續觀影。Lowkey及運鏡做相當不錯。特殊的觀影體驗,私人覺得透露出印尼人的「童趣」感。有待重看
AFI #1 就是个实验电影,拉夫迪亚兹阿比察邦都要比它更直接些;但也不适合放美术馆,蔡明亮的主题都要更明确些。个体对抗机器,媒介塑造叙事构建超真实,资本剥削弱者,一个个都止于点水。延展时间的意义在哪里?反复出入摄影机世界内外只是为体现媒体的欺骗性?一些断裂的或突兀的情节(开头一位行将被抓捕者把影片放入饼干罐头直让我以为是个什么伏笔,后面男主招妓后又突然兽性大发)实在让人恼火,算我没看懂吧。
The Science of Fictions 累。这个影院怎么这么暗,这么冷,这个电影怎么还没结束
#LEAFF2019。窮人連廉價酒精也付擔不起,富人因為坐擁權力而醉醺醺。我不想成為這謊言的一部份;男主角第一句對白,也是唯一一句。人所共知的秘密。國家目標達到後沒有珍惜你,自咬或割脷只有自己知,人民觀眾只想消費你,妓女睡了你還要與人炫耀。大眾鏡頭之下,只見螻蟻。兩首歌的插入意境詭異剪接神彩,意亂情迷真假難辯的作者電影。香港譯名太!差!了!
不确定理解对了,大体是戏中戏中戏串起印度尼西亚的近现代史,如果真的穿着宇航服飞起来就更好了。
Siman第一次试图用肢体语言向裁缝解释“太空舱”的时候我几乎要以为他是阿扎罗;属于印尼的奇闻异录,但这种毛骨悚然来自科学来自已知来自人类,氛围营造很了不起,可惜general的部分我看得不是很懂,以及用性来表达极端意象又让我生理性反胃了…
有被這部小小驚艷到!!步入後結構/解構時代,電影從故事/情節/人物→拍攝/表演/後製都是一場大型的反諷與反抗… 觀看與被觀看,拍攝與被拍攝,真實與虛構,歷史=謊言[Foucault]… 畫幅的混搭,從8mm→電視→手機的世界轉變… 螞蟻與超現實的意識流穿梭… [現代電影]語彙裡面的解疆域和流變… 畫面顏色很美~ 鏡頭選擇也很精準~~
映后谈比电影本身精彩。侧面反映印尼当代尘封历史的奇特电影,电影中的诸多隐喻及细节(飞虫)指向印尼登月谎言,而这个谎言实为政府(在太空竞赛时代)的神吹工具,对普通人来说不痛不痒,但对全程走着登月碎步的小人物主角(被定义的人生)来说是必须要揭露的真相,这也可以视作导演拍摄电影的初衷。最后几个镜头,演员齐齐面向镜头,有很强的质问感。其实,王男栿的一孩国度将来要是拍剧情影射版真的可以照这个路子拍......
2019 BIFF / 以为是个南美片 结果抬头一看 哈?印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