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暂无
In the elegant world of artists and musicians, Gertrud ends her marriage to Gustav and takes a lover, the composer Erland Jansson. When he also fails to live up to her idealistic standards, she leaves him and imposes on herself a kind of exile of the heart. In flashbacks and in conversations laced with memories, we also learn of her affair with Gabriel, who still wishes she would go off with him, and we learn of her adolescence, with its early expression of her isolating ideal of absolute love.
在舞台剧的形式美感与电影的细腻调度中平衡出一个心碎而隽永的爱情史诗。德莱叶的长镜头犹如神之手笔,每一次推拉游弋既完美地显现出心理上的咫尺天涯,又是时空以人物为中介的一次微观漫延,叙事场所由此掌握漂浮环绕的梦幻气质,哪怕置身室内的狭仄中也有处于如同一个众目睽睽的舞台世界。他同小津一般让人物微微侧向镜头,这个暧昧的偏角便是现实眺望向电影的斜视,既非主观上的体验也非窥视的凝望,而是在两者对立间创造一个第三维度的超验仪式,而体会出尤其新意的诗性共鸣。长曝光捕获一切表情与情绪,而在台词紧锣密布的压缩中人物又逐渐化为一个悬浮又孤高的轻灵不能与彼此咬合,反而无奈地相去甚远。如同反复出现的镜子将时空分离成互相平行而对望的两个世界,镜子中的景深如同葛楚遥远又不能被爱情测量的心理鸿沟,同时这段虚假的距离只剩眺望
不知道为什么好看,一种摸不着头脑的结构思路?不用多说的一流视听?里面一些台词蛮动人,没有人赢得什么,没有,但人们会选择,而人们总会意识到失去了他们最珍贵的东西
不成功的《包法利夫人》。
这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一部德莱叶,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那人物之间几乎从不交汇的眼光,可以看到葛楚是一团炽热的爱,被德莱叶投放到了无尽的虚空,找不到任何接收的目标。
葛楚与她身边的四个男人,丈夫、情人、前任、朋友。室内戏长镜头拍摄,大段大段的对话,谈话的二人几乎很少有对视,都是眼神空洞地望着别处,仿佛缓慢念经般说着没有抑扬顿挫的台词。和德莱叶上一部长片《词语》近似的拍法,但因为人物数量变少,镜头运动的流动感降低,节奏进一步放慢,观影过程会很疲惫。实质是”他爱她,她不爱他;她爱他,他不爱她“的多角恋通俗故事,但用如此严肃庄重的拍法表现,祛除男欢女爱的浪漫,角色普遍陷入痛苦虚无的情绪状态,提炼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何为爱,何为自由意志的选择,何为生命追寻的意义。至此我把德莱叶导演的全部长片及短片都已看完,恰巧发现今天是德莱叶的诞辰,意外的巧合。
我对爱情题材不感冒,完全就是冲着长镜头调度来看的。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教科书级别的。镜头冷静克制,多为保持距离的中景,人动镜动,人停镜停,极其精确地随时把构图调整到“完美”的状态。这个“完美”指的是形式美学意义上的。这种调度取代了传统的剪辑,视觉上更加丝滑流畅。但也正是因为调度和演员的表演之间配合得严丝合缝,没有任何冗余——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这种随时调整构图的策略,也使得影像不积累任何内应力,而表现为中性,即除了完美再现演员的戏剧式表演之外,自身并不再表达更多意义。镜头语言透明了。这种透明的影像作为一种常规影像的标准模版之一(好莱坞式的正反打是另一种标准模版),给创作者和观影者提供了一个参考系,一旦镜头语言偏离了这种标准,则会表现出一种张力,为叙事带入额外的主观情绪。
葛楚去了巴黎后辗转到伦敦,改名为夏洛特兰普林开始了演艺事业。
到中年无事可干哀哀怨怨纠缠万千离不开男人的同时又把自己的爱情架空与世俗之上,我有预料我可能会变成这样,但我可千万别变成这样。
德莱叶对光线运用的顶点啊
去年五月看了,当时看完就觉得不对劲得找机会再看一遍。这次看进去看懂了,简直无法评论。德莱叶的电影可谓是最具电影格调的一类电影。爱的绝对和爱的孤独,关于爱这一课题不合常人不合实际的却真正达到了艺术的一次展现,影史最佳爱情片候选无愧。
时光把她脸上的笑容委磨,变成苦厄,拖耗,凝滞,纠扰不清。看到她曾经轻快的笑容,黑色柔似银灰,白色透着白色。
这很花心 做成话剧会更好吧
Dreyer有声片的风格是赤裸探讨思想的对白,模式是极简,不过并不是现实主义的。
4.5